【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据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据标准是什么

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据需符合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标准。

真实性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非主观臆造或虚构。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应是双方真实签署或实际产生的,不能是伪造的。若用人单位提供虚假考勤记录来证明员工旷工,就不满足真实性要求。

关联性要求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内在联系,能够证明争议焦点。例如,员工主张加班工资,提供的加班申请单、工作记录等要能直接体现加班事实,与加班工资的诉求相关。若提交的证据与争议问题无关,如员工因社保问题产生争议,却提供了与工作技能培训无关的资料,就缺乏关联性。

合法性强调证据的收集方式和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如侵犯他人隐私偷拍的视频、威胁强迫证人作证等,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另外,证据的形式也需合法,比如证人证言,证人应出庭接受质证,书面证言的格式、内容等也需符合法定要求。只有同时满足这三项标准的证据,才能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发挥有效证明作用。

二、劳动争议需要提供的证据有哪些

劳动争议需提供的证据种类较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1.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劳动合同是最直接的证据,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若没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也可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

2.工作内容与成果证据:如工作任务分配单、项目报告、客户反馈等,能证明劳动者的工作范围、工作量及工作成果,在涉及绩效评估、奖金发放等争议时尤为重要。

3.工资待遇证据:工资条可显示工资构成、发放时间等;银行工资流水明细,能清晰反映工资发放情况。涉及加班工资争议时,还需提供考勤记录、加班审批单等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

4.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据: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离职交接单等。若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产生争议,还需收集用人单位解除行为违法的相关证据。

三、发生劳动争议后有哪些维权途径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自行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这是最便捷的方式,能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

2.调解: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应履行。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在规定时效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环节,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4.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途径。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据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