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能不能得到赔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能不能得到赔偿

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比如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这种情况下单位无需支付赔偿。

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像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等,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即不符合法定情形解除,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因此,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能获得赔偿,关键看解除的原因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二、单位同意补缴社保需要劳动仲裁吗

单位同意补缴社保,通常无需进行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主要是为解决劳动争议,当双方就社保补缴问题存在争议,如单位拒绝补缴、补缴金额或期限有分歧时,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若单位已明确表示同意补缴社保,双方在补缴事项上达成一致,通过协商即可妥善处理。劳动者与单位可按社保部门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前往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

不过,为保障自身权益,劳动者应让单位出具同意补缴社保的书面文件,明确补缴的社保险种、金额、时间等关键信息。在补缴完成后,劳动者可通过社保经办机构官网或线下查询方式,核实社保是否成功补缴。若在补缴过程中出现新的争议,劳动者仍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

三、单位不履行劳动仲裁调解书怎么办

单位不履行劳动仲裁调解书,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第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

第二,准备申请材料。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明确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劳动仲裁调解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证明,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能证明被申请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材料,这有助于法院快速执行。

第三,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法院受理申请后,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人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人财产等执行措施。申请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必要协助和信息。若发现单位有隐匿、转移财产等逃避执行行为,及时向法院反映。

通过上述法律途径,劳动者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劳动仲裁调解书得以履行。

以上是关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能不能得到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