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是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是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指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或约定情形下,无需与对方协商一致,即可单独决定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
从主体上看,可分为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和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又分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过错性辞退是指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即时解除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非过错性辞退是因劳动者自身健康、能力等非主观过错原因,用人单位提前通知或额外支付工资后可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则是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等经济原因,按法定程序裁减人员,同样需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也分两种情况。一是即时解除,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劳动关系,还可要求经济补偿。二是预告解除,劳动者提前一定时间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可解除,这种情况一般无经济补偿。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走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以下情况可以启动劳动仲裁:
1.确认劳动关系: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争议时,可申请劳动仲裁确定。比如,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能提供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证据,可通过仲裁确认。
2.劳动合同纠纷:包括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如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劳动者可申请仲裁维权。
3.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争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除名、辞退,或劳动者主动辞职、离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例如,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
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争议: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动者都能申请仲裁。
5.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争议: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等情况,劳动者可通过仲裁追讨。
三、什么情况下劳动法赔偿2n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在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向劳动者支付2N的赔偿,N代表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以下是常见情形:
1.用人单位无理由辞退:未提前说明或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如企业因领导个人喜好辞退员工,且无合理依据。
2.违反法定程序解除:未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如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就解除劳动合同。
3.辞退特殊员工: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辞退员工,如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解除劳动合同时未满足条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如不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解除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出现上述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有权要求其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