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调岗劳动法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调岗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调岗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在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调岗。当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可另行安排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调整其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调岗应具有合理性。调整岗位要基于生产经营需要,新岗位与原岗位具有相关性,工资待遇等劳动条件不得降低,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若用人单位随意调岗,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服从调岗安排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遇到不合理调岗,可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工装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对工装未作具体规定。不过从相关法律精神和实际情况来看,工装相关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若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统一着装,工装应被视为劳动条件的一部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所以,提供工装可看作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不能将工装费用转嫁给劳动者承担。
在实践中,如果工装是工作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依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若工装并非劳动保护用品,只是一般性的统一着装要求,法律虽未强制免费提供,但用人单位自行设定着装规定,通常也应由其承担工装费用。
若用人单位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工装费用,这可能违反《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劳动者遇到此类不合理扣费情况,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劳动合同无效是犯法吗
劳动合同无效不一定意味着犯法。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若劳动合同只是因上述情形导致无效,不一定构成违法犯罪。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工作内容存在表述不清、双方理解有误,致使合同部分无效,这种情况通常不涉及违法犯罪,双方可协商重新确定合同内容。
但如果在导致合同无效过程中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则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用人单位伪造学历证书与劳动者签订合同,骗取劳动者财物,这不仅导致合同无效,还可能触犯诈骗罪。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同样要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调岗劳动法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