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法病假的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法病假的规定
1、对于患有疾病或者由于意外伤害无法正常工作的员工,在法定的医疗期内,企业有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向该员工发放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助费用。
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助费用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无论何种情况都必须满足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这个条件。
2、除了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几种情形之外,当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这几个特殊时间段内,且劳动合同即将到期之际,用人单位都不得擅自终止该劳动合同。
相反地,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该自动延长至相应的医疗、孕产及哺乳阶段结束之后再行处理。
3、如果有需要长期休假的员工,在医疗期满以后,如果具备原岗位的工作能力,那么他们就有权继续履行原先的劳动合同;
如果医疗期满后仍然无法胜任原有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无法适应公司另行安排的其他工作,那么此时就需要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来对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若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等级的,则需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而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等级的,用人单位则可依法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且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二、员工请病假去世怎么赔偿
在员工的休假期间,假如不幸地遭遇了非因工作缘故导致的去世事件,那么对其家属的赔偿将包括丧葬所需的费用以及一笔一次性的经济援助款等多个层面。
并且,对于那些需要进抚养的亲属,我们亦将施予适度的生活困苦补贴金,以此表示我们的慰问之情。
具体来说,丧葬费用部分的具体数值应该依据该员工所在企业的全体职工平均薪资水平来核算得出,通常情况下需要支付两个月的时间;至于一次性经济援助款,则需根据家属的数量进行确定。
1. 丧葬费:支出标准定为该死者本人所属企业职工人均收入的两倍;
2. 一次性经济援助款:若其直系亲属仅有1人,则援助款数额为该死者生前工资的六个月;若有两人,则为九个月;若超过三人,则为十二个月;
3. 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苦补贴:当企业职工(包括已离退职人员)因疾病或非因工作原因去世时,符合领取遗属生活困苦补贴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他们的每月补贴标准将根据企业所在地的实际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180元、170元、150元、140元和130元。
以上措施皆旨在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期望各位能够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循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