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单位不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仲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单位不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仲裁

单位不签合同辞退员工,员工可按以下步骤申请仲裁:

1.收集证据:这是关键环节,证据能证明员工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

2.准备仲裁申请书:在申请书中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详细阐述仲裁请求,如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违法辞退的赔偿金等,并说明事实和理由。

3.确定仲裁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通常是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

4.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仲裁委。仲裁委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

5.参加仲裁庭审:若仲裁委受理申请,会安排开庭时间。员工需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和质证。

6.等待裁决结果:庭审结束后,仲裁委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作出裁决。员工对裁决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单位不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单位不签合同辞退员工,需分情况赔偿:

第一,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赔偿。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对单位不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惩罚性赔偿。

第二,违法辞退的赔偿。如果单位辞退员工的行为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例如,员工工作了一年半,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单位未签合同且违法辞退,员工可获得未签合同的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第二个月到第十二个月),即55000元;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为3个月工资,即15000元,总计赔偿70000元。

三、单位不签合同不交保险辞退员工怎么办

单位不签合同、不交保险且辞退员工,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收集证据。保留能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是维权的基础。

第二,主张双倍工资。依据法律规定,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员工可要求单位支付相应时间段的双倍工资差额。

第三,要求补缴社保。单位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可向社保部门投诉,要求单位补缴在职期间的社保费用。

第四,争取经济补偿或赔偿。若单位违法辞退员工,需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若属于合法辞退但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单位应根据员工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第五,申请劳动仲裁。若与单位协商不成,员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单位不签合同辞退员工怎么仲裁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