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没签合同也够成劳动关系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没签合同也够成劳动关系吗
没签合同也可能构成劳动关系。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关键看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第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比如企业和具备劳动能力的自然人。
第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例如劳动者遵守单位考勤制度,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取工资。
第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像餐厅服务员为餐厅提供服务,服务工作属于餐厅业务范畴。
此外,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一些凭证,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所以,没签合同不能直接否定劳动关系的存在。
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1.合法协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过程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2.支付经济补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分情况。若由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书面协议: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包括工作交接、工资支付、经济补偿、保密条款等内容,避免后续纠纷。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需严格按法律规定操作,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三、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需承担多方面法律后果。
其一,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这旨在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保障劳动者权益。
其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意味着除非法定情形或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合同。
其三,面临劳动行政部门处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以上是关于没签合同也够成劳动关系吗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