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关系追诉期是多长时间啊》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关系追诉期是多长时间啊
劳动关系追诉期需分情况来看。
若涉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过,仲裁时效会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劳动关系相关纠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劳动关系认定后赔偿金怎么算
劳动关系认定后赔偿金计算分多种情况。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赔偿金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依法支付加班费等情形,需加付赔偿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对于工伤认定后,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按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等。此外,还存在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赔偿项目,具体标准由各地规定。
总之,赔偿金计算需依据具体违法情形、劳动者工作情况及当地规定等确定。
三、劳动关系诉讼最长期限是多少
劳动关系诉讼涉及劳动争议仲裁和后续诉讼两个阶段。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存在中断情形,如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主张权利,仲裁时效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所以,仅从仲裁时效看是一年,从仲裁到诉讼全流程,若把仲裁时效、起诉时间等都算上,最长期限可能超过一年,但具体时长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当事人应及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超过时效。
以上是关于劳动关系追诉期是多长时间啊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