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因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因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供养亲属抚恤金
工伤死亡赔偿中,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依据亲属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配偶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40%。这里的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其他亲属每人每月为职工本人工资的30%。“其他亲属”指工伤职工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
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10%。也就是说,配偶作为孤寡老人,每月能拿到本人工资的50%;其他亲属为孤寡老人或孤儿,每月能拿到本人工资的40%。
不过,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并且,供养亲属抚恤金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因受工伤如果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若因工伤个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一定法律规定与流程。
首先,要确认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情况。完成工伤认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这是主张权益的基础。
其次,根据不同伤残等级,待遇有所不同。五级、六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同样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再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按正常程序,提前一定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通知解除合同的书面材料等,以防后续产生纠纷。
最后,若用人单位存在不支付相应补偿等违法行为,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用人单位没买保险发生工伤能认定吗
用人单位没买保险,发生工伤也能认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认定工伤并不以用人单位是否购买保险为前提,只要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且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都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比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情况。
如果用人单位未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相应的工伤待遇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所以,即便用人单位没买保险,职工依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来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因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