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标准及领取手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标准及领取手续

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标准因情况而异:

- 若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月数;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若干倍。

- 非因工死亡的,各地标准有所不同,一般包含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数额通常与当地规定及职工生前工资等相关。

领取手续大致如下:

1. 准备材料,一般需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身份证等,因工死亡还需工伤认定决定书等。

2. 向所在单位或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提交准备好的材料。

3. 相关部门对申请和材料进行审核,核实情况。

4. 审核通过后,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时间发放抚恤金。

具体标准和手续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取准确详尽的信息。

二、职工失误造成损失需要赔偿给公司吗

职工失误造成公司损失是否需要赔偿,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判断职工是否需赔偿,关键看其失误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果职工是故意造成公司损失,毫无疑问要承担赔偿责任。若存在重大过失,比如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严重失职等导致公司遭受较大损失,通常也需要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但如果只是一般过失,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因难以避免的失误导致轻微损失,一般无需赔偿。

总之,职工失误造成公司损失是否赔偿,要结合劳动合同约定、职工过错程度以及损失大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

三、职工因工外出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是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其待遇标准如下:

1. 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 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3. 如果该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按照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若职工重新出现,已领取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需按规定退还。

以上是关于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标准及领取手续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