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及时间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及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及时间规定如下:
程序:
- 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 受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鉴定: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鉴定。
- 结论:专家组作出鉴定意见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时间: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才可申请鉴定,一般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二、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和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以下是可认定为工伤的常见情形: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在车间操作机器时受伤。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例如提前到岗准备生产工具时受伤。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是患职业病的。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工作环境导致患病。
而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
一是故意犯罪的。犯罪行为导致的伤害不能认定。
二是醉酒或者吸毒的。因自身醉酒、吸毒状态下工作受伤,不能认定。
三是自残或者自杀的。职工自己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导致的伤害不予认定。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工伤认定规则,实践中需结合具体事实和证据,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准确认定。
三、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什么缴纳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这是基于以下原因和相关规定:
一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需要。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能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的使用者和劳动成果的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为职工提供这一保障,承担缴费义务。
二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总之,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既能保障职工权益,又符合法律规定,有助于维护工伤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关于工伤伤残鉴定程序及时间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