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哪些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哪些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存在分歧时,需先经仲裁确定。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比如用人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劳动者离职时与单位就解除合同的程序、补偿等产生纠纷。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像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员工认为辞退理由不成立;或者员工主动辞职,单位却设置不合理的离职障碍等情况。

4.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例如单位安排加班却不支付加班费,或者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

5.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当劳动者应得的报酬、工伤赔偿等权益未得到保障时,需先通过仲裁解决。

劳动仲裁前置是为了充分发挥劳动仲裁机构的专业优势,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纠纷,同时也减轻法院的诉讼负担。

二、劳动仲裁的传票用什么送达

劳动仲裁传票的送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送达:仲裁机构会派专人将传票直接交给受送达人。若受送达人是公民,本人不在时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若受送达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2.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传票时,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传票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传票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3.委托送达:直接送达传票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仲裁机构代为送达。

4.邮寄送达:通过邮政企业以挂号信等方式邮寄传票,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5.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采用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一定期限,即视为送达。

三、劳动仲裁是否可以公告送达

劳动仲裁可以公告送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采用公告送达。

在劳动仲裁程序里,当仲裁委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常规方式,均不能将仲裁文书有效送达到受送达人时,就可选择公告送达。公告送达会在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通过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发布公告。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一定期限即视为送达。

采用公告送达,能够保障仲裁程序顺利进行,避免因受送达人无法联系而导致程序停滞。不过,公告送达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确保送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送达人未按照规定参与仲裁活动,不影响仲裁委根据现有证据和事实作出裁决。但公告送达可能会因受送达人实际未知晓仲裁情况,而引发后续执行等方面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哪些劳动争议需要仲裁前置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