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担保人怎样可以不承担责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担保人怎样可以不承担责任

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如下:

1.主合同无效:若主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原因而无效,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也随之无效。在此情况下,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有过错的,承担的民事责任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2.保证期间已过: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也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3.债权人擅自变更主合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等内容作了变动,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4.债务转让未经同意: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5.欺诈胁迫: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或者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担保人连带责任有哪些

担保人连带责任是指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具体如下:

1.债务履行责任: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有权要求连带责任担保人承担债务。担保人需在保证范围内,向债权人清偿全部或部分债务。

2.赔偿损失:若因债务人违约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担保人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损失范围通常依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

3.承担诉讼费用:在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的过程中,如产生诉讼费用、律师费等合理费用,若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担保人可能需承担。

4.信用影响:承担连带责任可能影响担保人自身信用记录。若其未履行担保责任,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未来借贷、融资等金融活动。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后,有权在其承担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担保物被征担保权人可以就补偿金优先受偿吗

担保物被征收,担保权人可以就补偿金优先受偿。

根据法律规定,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这是因为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当担保物的原有形态或性质发生变化时,担保物权的效力会及于担保物的代位物。

在担保物被征收的情况下,征收方会给予相应的补偿金。该补偿金就成为了担保物的代位物,担保权人对其享有优先受偿权。这保障了担保权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债权在担保物发生意外情况时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若担保物被征收,担保权人可及时与相关方沟通,明确补偿金的数额及支付情况,并主张就该补偿金优先受偿。若遇到阻碍,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担保人怎样可以不承担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