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调解流程怎样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调解流程怎样做

医疗事故调解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1.申请:医患双方均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书面申请书,载明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具体请求及理由等事项。

2.受理: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展开调查工作。包括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查阅相关病历资料、检验报告等证据,必要时还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以明确事故的性质、原因及责任程度。

4.调解:在调查清楚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会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可就赔偿数额、赔偿方式等内容进行协商。

5.达成协议:若双方经调解达成一致,需签订调解协议书。协议书应明确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调解结果、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内容。

6.结束调解:调解成功,双方按协议履行;若调解不成,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当事人可通过诉讼等其他途径解决纠纷。

二、医疗事故调解不好怎么办

若医疗事故调解不好,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由其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明确事故等级、责任程度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专业依据。

2.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以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以及自身受到的损害。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判定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并确定赔偿数额。

3.行政处理: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调查结果,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如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等。

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当事人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各类证据,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维权,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可考虑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三、医疗事故调解要准备什么

医疗事故调解前,当事人需做好以下准备:

1.收集相关证据:这是调解的关键。病历资料是核心证据,涵盖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能反映患者的诊疗全过程。此外,诊断证明可明确病情和诊断结果;医疗费用凭证,如发票、费用清单等,可证实医疗支出。

2.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典》等,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医疗事故的认定、赔偿标准等内容,以便在调解中争取合理权益。

3.明确调解诉求:清晰确定自己希望通过调解达到的目标,如赔偿金额、后续治疗方案等。赔偿诉求应合理合法,依据实际损失和相关规定计算。

4.整理材料:将收集的证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列出清单,便于在调解过程中清晰展示和说明。

5.选择合适人员:可亲自参与调解,也可委托代理人。若委托,需出具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可以是律师或其他信任的人。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调解流程怎样做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