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哪些
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环境加以保护,污染环境的行为违反了这些制度。
-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这里的“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严重污染环境”需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和具体情况判断。
-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污染环境,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后果。但行为人对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有害物质这一行为可能是故意的。
二、污染环境罪罚款拿不出来会怎么样
若因污染环境罪被判处的罚款无法缴纳,法院会进行调查核实。若确实是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困难,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若不存在上述情况,而是有能力却拒不缴纳,法院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犯罪人的存款,扣留、提取犯罪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犯罪人的财产等。
犯罪人不缴纳罚金,会影响其在服刑期间的减刑、假释等。司法机关会认为其不具有悔罪表现,在审核减刑、假释申请时,可能会从严掌握。
此外,若犯罪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罚金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法律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包括哪些内容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主要涉及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发生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比如,企业为节省成本,故意将未经处理的有毒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这种积极推动污染结果出现的心态就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则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却对该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例如,工厂负责人知道随意丢弃化学废料可能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但为图方便仍选择丢弃,对是否真的造成污染持无所谓的态度。
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像环保工作人员因工作疏忽,未及时检查设备,导致污染物泄漏。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比如企业主虽意识到生产过程可能造成污染,但自认为环保设备先进不会出问题,结果仍发生了污染事件。
以上是关于污染环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