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判决书出来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判决书出来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般情况下,判决书生效后,若义务人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或其他义务,权利人即可申请强制执行。
具体而言,民事一审判决书,若当事人未上诉,自送达之日起15日后生效;民事二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刑事判决书一般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行政一审判决书,当事人未上诉,自送达之日起15日后生效;行政二审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当判决书生效后,若履行期限届满,义务人仍未履行义务,权利人便可在履行期限届满后的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这里的两年是申请执行的时效期间,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例如,权利人在时效期间内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都会导致时效中断,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强制执行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提交相关材料,如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
二、判决书超过两年还能否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书超过两年能否申请强制执行,需分情况来看。
一般而言,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若超过两年申请执行期间,被执行人未提出异议,法院一般仍会受理并执行。因为申请执行期间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但超过期间申请执行,对方提出异议,法院经审查属实的,会裁定不予执行。
若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导致耽误申请执行期间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
总之,判决书超过两年能否申请强制执行,要看具体情况,被执行人态度以及是否存在正当理由等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三、判决生效原告没有强制执行,会限高消吗
在某项判决经由法院确认且已生效之后,若当事人仍未能如期履行自身的法定义务,那么作为原告方的权益持有者则可行使他们的合法权力,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强制执行乃是司法救济的关键环节,缺乏强制力作为保障的判决仅仅是一纸空文,无法彰显司法的权威性。
因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合法权益,也是法院必须接受并执行的职责所在。
倘若在判决生效之后,当事人具备执行能力却故意拖延或拒绝执行,这种行为可能会触犯到刑事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明确规定,“对于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却故意不予执行,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被赋予了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以及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特定人群,只要具备执行能力,无论其采取消极还是积极的态度,拒绝履行执行义务,司法机构都有权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判决书出来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