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二审判决下来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二审判决下来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二审判决生效后,若对方未按判决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等,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一般而言,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生效。具体生效时间需分情况确定:
1. 若双方均签收判决书,自最后一方签收之日起生效。生效后,若对方未履行义务,履行期届满后的次日起,当事人便可申请强制执行。通常履行期由判决确定,一般为判决生效后的一定期限,比如10日、15日等。
2. 若一方未签收判决书,需通过公告等方式送达,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判决书生效。之后同样待履行期届满,当事人就能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时,当事人应向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相关材料,法院会依法进行审查并执行。
二、二审判决下来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呢
二审判决生效后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具体而言,若判决书是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10日内发送判决书;若是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应立即发给判决书。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若义务人仍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通常,这个履行期由判决书确定,实践中一般会给予一定合理期限,比如10日、15日等。在履行期届满后,权利人应在2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这2年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申请执行时,需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相关材料。
三、二审判决下来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15天+7天
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通常在判决生效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但具体时间计算并非简单的“15天+7天”。
一方面,关于履行期。如果二审判决书中明确规定了履行义务的期限,那么需等到该期限届满,义务人才构成逾期未履行。例如判决要求在10日内支付款项,那么需过了这10日履行期后,才进入可申请强制执行阶段。
另一方面,若判决未规定履行期限,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有15天的上诉期(二审是终审,此处主要是指一审的上诉期概念辅助理解),而在二审判决送达后,法律并没有统一明确一个额外等待的天数。只要履行期届满,义务人不履行,权利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通常会在收到申请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执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用“15天+7天”来确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要依据具体判决内容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二审判决下来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