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当事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当事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协商:双方自行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达成和解协议,这是最便捷的解决方式。
2. 调解: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应履行。
3. 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必经程序,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4. 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当事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能对追索劳动报酬等裁决申请撤消的情形有什么
用人单位可对追索劳动报酬等裁决申请撤销,情形如下:
1. 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劳动仲裁需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若适用有误,如错误解读劳动报酬计算标准、经济补偿规定等,用人单位可申请撤销裁决。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劳动争议需由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处理,若该仲裁委无管辖权却作出裁决,用人单位可要求撤销。例如,仲裁委受理了不属于其地域管辖或级别管辖的案件。
3. 违反法定程序。仲裁程序有法定要求,若未按程序进行,如未依法送达文书、未给予当事人充分答辩权利、仲裁庭组成不合法等,裁决可能被撤销。
4.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证据是裁决关键依据,若对方提交伪造证据影响裁决结果,用人单位可申请撤销。
5.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如劳动者隐瞒重要收入证明、工作经历等证据,可能使仲裁委作出不公正裁决,用人单位可提出撤销申请。
6.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这严重损害仲裁公正性,用人单位可依法申请撤销裁决。
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的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呢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规定需承担多方面责任。
行政责任上,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若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要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责令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民事责任方面,需承担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等责任。比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要依法足额支付;安排加班却不支付加班费,应支付相应加班工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要支付经济补偿。若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刑事责任上,若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会被追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责任,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当事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