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竞业限制与竞业禁止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竞业限制与竞业禁止区别是什么
竞业限制与竞业禁止存在多方面区别:
-法律性质:竞业禁止是法定义务,基于法律规定产生,如公司法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的竞业禁止义务;竞业限制是约定义务,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来设定。
-适用主体:竞业禁止适用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特定主体;竞业限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限制期限:竞业禁止在任职期间持续存在;竞业限制期限由双方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
-补偿问题:竞业禁止是法定义务,公司无需额外支付补偿;竞业限制中,用人单位需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法律责任:违反竞业禁止,行为人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违反竞业限制,劳动者需按协议约定支付违约金,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违反竞业限制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违反竞业限制,需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民事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协议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依双方合同约定确定。若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用人单位所受损失,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调整。此外,劳动者违约行为致使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即便支付了违约金,若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仍需在限制期限内遵守约定,不得在竞争单位任职或自营竞争业务。
-刑事法律风险: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同时将原单位商业秘密泄露给竞争单位或用于自营业务,给原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需承担刑事责任。量刑依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可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的法律规定
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在法律中有相关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若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自行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及支付方式。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需注意,若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补偿金,劳动者可催告要求支付;经催告仍不支付,劳动者可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同时,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以上是关于竞业限制与竞业禁止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