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工伤认定后对单位有何影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工伤认定后对单位有何影响
工伤认定后对单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1.经济成本增加:若单位为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单位仍需承担一定费用,如停工留薪期工资、五级和六级伤残员工的伤残津贴等。若未缴纳工伤保险,单位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会给单位带来较大经济负担。
2.声誉受损:发生工伤事故,尤其是较为严重的事故,可能影响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合作伙伴、客户等可能会对单位的管理能力和安全性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单位业务拓展和合作关系。
3.行政监管加强:工伤事故反映出单位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可能会对单位进行更严格的监督检查。若发现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整改等。
4.保险费率浮动:工伤保险费率与单位工伤发生率等因素挂钩。工伤认定增多,意味着单位工伤发生率上升,工伤保险机构可能提高单位的缴费费率,进一步增加单位运营成本。
二、工伤一般公司都给什么待遇
员工遭遇工伤后,公司通常需给予以下待遇:
1. 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公司按员工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12 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 12 个月。
2. 护理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公司负责。
3. 伤残津贴:员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公司需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 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 60%,并由公司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4. 就业补助金:员工工伤,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公司需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给予工伤员工相应待遇,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三、工伤认定的伤以后会赔偿吗
工伤认定的伤通常会获得赔偿。一旦认定为工伤,职工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赔偿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若缴纳,大部分赔偿项目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用人单位也需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像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赔偿责任则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不过,赔偿的具体金额和范围要根据工伤认定的结果、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等确定。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还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具体赔偿。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后对单位有何影响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