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工伤认定了单位不给赔偿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工伤认定了单位不给赔偿款

若工伤认定后单位拒绝支付赔偿款,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第一,与单位协商。尝试与单位沟通,明确告知其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提醒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法律后果,争取达成赔偿协议。

第二,申请劳动仲裁。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相关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作出仲裁裁决。

第三,提起诉讼。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病历、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以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发生工伤的事实以及所遭受的损失。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维权,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权益。

二、工伤后继续上班还有赔偿吗

工伤后继续上班仍可能获得赔偿。

首先,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可获赔偿,这涵盖了工伤治疗期间的诊疗费、药费、康复训练费等。

其次,若工伤导致职工残疾,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等级不同,补助金标准各异。比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

此外,职工还可能获得其他赔偿。若工伤职工需要安装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所以,即便工伤后继续上班,符合条件的职工依然能够获得相应赔偿。

三、工伤后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

工伤后做伤残鉴定的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而言,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所谓伤情相对稳定,是指损伤经过治疗后体征固定,且没有新的并发症。

如果是职业病,自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就可准备相关材料申请。

通常在认定为工伤后,单位或个人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再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若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总之,工伤后做伤残鉴定关键在于伤情稳定,不同工伤情况其稳定所需时间不同,要以实际情况来判断申请鉴定的合适时机。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了单位不给赔偿款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