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工伤认定期间的休假算什么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工伤认定期间的休假算什么假

工伤认定期间的休假一般算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在此期间,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需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等因素确定。通常要依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休假建议等,也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确认。单位和职工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的,可通过法定程序解决。

二、工伤认定之前的医疗费用谁出

工伤认定之前的医疗费用承担主体需分情况来看。

其一,若职工所在单位已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工伤认定前,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因为在未完成工伤认定时,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工伤及工伤保险基金是否赔付,但用人单位有责任保障职工在受伤后的救治。待工伤认定结果出来且确认为工伤后,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用人单位垫付部分可按规定进行报销。

其二,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工伤认定前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职工发生工伤后,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总之,在工伤认定前,通常是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以保障受伤职工能得到及时救治,后续再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和保险缴纳情况进行处理。

三、工伤赔偿协议签了可以撤销吗

工伤赔偿协议签订后,在特定情形下可以撤销。

根据法律规定,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即当事人对协议内容、赔偿金额等重要事项存在错误认识,且该错误认识导致其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此时可请求撤销协议。例如,对工伤伤残等级判断失误,使得赔偿金额与实际应得差距巨大。

显失公平也是可撤销的情形之一。当协议中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协议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比如,劳动者因急需赔偿款,在不了解法定赔偿标准情况下签订了远低于法定赔偿数额的协议。

此外,若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协议,受欺诈、胁迫方也可依法撤销。例如,用人单位隐瞒重要赔偿项目或威胁劳动者签订不合理协议。

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若超过该期限,撤销权消灭。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期间的休假算什么假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