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人员是事业单位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人员是事业单位吗

仲裁人员并非一概属于事业单位。仲裁涵盖多种类型,如劳动仲裁、商事仲裁等。

在劳动仲裁领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其仲裁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政府人社部门管理,主要负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依法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而商事仲裁中,仲裁员并非事业单位人员。商事仲裁机构多为独立的非营利性法人,仲裁员通常是从法律、经济贸易等领域的专家、专业人士中聘任。这些仲裁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根据当事人约定及相关仲裁规则处理纠纷,其与仲裁机构是聘任关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所以,不能简单说仲裁人员是事业单位,需依仲裁类型及具体情况来判断。

二、仲裁裁决书有原审案号吗

仲裁裁决书通常没有原审案号。

仲裁与诉讼是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法院诉讼存在原审、上诉等不同审级程序,原审案号是用于标识一审案件在法院系统中的编号,以便后续上诉、再审等程序进行衔接和识别。

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类似法院多审级的原审、二审等区分。仲裁机构受理案件后,会为该案件分配独立的仲裁案号,此仲裁案号贯穿整个仲裁程序,用于识别和处理该案件,与法院的原审案号概念不同,也不会出现原审案号。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该仲裁案件后续引发司法程序,比如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等,法院在受理相关司法程序时,会按照自身规则为案件重新编号,这并非仲裁裁决书上的原审案号,而是法院司法程序中的案号。

三、仲裁可以提起反仲裁吗

在仲裁程序中可以提起反仲裁,也称为反请求。

仲裁中的一方当事人在已经开始的仲裁程序中,以原仲裁申请人为被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与原仲裁请求在事实和法律上有牵连的、目的在于抵消或吞并原仲裁请求的独立请求。

提起反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反请求应当与原仲裁请求基于同一仲裁协议,且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其次,反请求的提出要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通常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特殊情况经仲裁庭许可可在首次开庭后至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再者,反请求的当事人应当与原仲裁请求的当事人相对应,且反请求所涉及的争议事项与原仲裁请求具有关联性。

反仲裁程序启动后,仲裁庭会将其与原仲裁请求合并审理,以提高仲裁效率,避免对同一事实或法律问题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决,确保争议得到全面、公正的解决。

以上是关于仲裁人员是事业单位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