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后能否协商调解离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后能否协商调解离职

仲裁后可以协商调解离职。

仲裁程序进行中或结束后,双方都有权利进行协商调解。从法律规定看,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即使仲裁已作出裁决,只要双方自愿,依然能就离职相关事宜进行协商。

协商调解离职具有多方面的益处。对于劳动者而言,能快速解决纠纷,避免后续可能的繁琐法律程序,同时也可能获得比仲裁结果更有利的补偿方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协商调解可以缓和与劳动者的关系,维护企业形象,还能减少时间和精力成本。

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双方需就离职的具体事项达成一致,如工作交接、工资结算、经济补偿等。达成一致后,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防止后续产生新的纠纷。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需按照协议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二、终身合同辞职有违约金吗

终身合同一般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辞职通常不存在违约金。

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违约金。

不过,存在特殊情形。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另外,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也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综上,若无上述特殊约定,终身合同辞职无需支付违约金;若有,可能需按约定支付。

三、中途离职合同有违约金吗

中途离职合同是否有违约金需分情况判断。

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服务期,而劳动者在服务期内中途离职,此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另外,若劳动者涉及竞业限制约定,在离职后违反该约定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也需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除上述两种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此,一般情况下中途离职若无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合同不会有违约金。

以上是关于仲裁后能否协商调解离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