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争议是否仲裁前置程序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争议是否仲裁前置程序呢

劳动争议一般是仲裁前置程序。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若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设置仲裁前置程序有多方面原因。其一,仲裁具有专业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配备了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员,能更高效准确地处理劳动纠纷。其二,仲裁程序相对简便、快捷,可及时解决争议,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和时间。其三,通过仲裁前置,可以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诉讼,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

不过,也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无需经过仲裁前置程序。

总之,通常劳动争议需先仲裁,特殊情况除外。

二、劳动仲裁是否会偏向公司仲裁

劳动仲裁不会偏向公司进行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

劳动仲裁机构保持中立性,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旨在公平公正地处理劳动纠纷。仲裁员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仲裁程序进行裁决。

在劳动仲裁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均可充分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劳动仲裁庭会全面审查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查明案件事实,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作出公正裁决。

若当事人认为仲裁结果存在不公,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所以,劳动仲裁会公正处理劳动纠纷,不会偏向公司。

三、哪些情况劳动仲裁是一裁终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两类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第一类是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比如,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十二个月就是24000元,若劳动者追索的劳动报酬等费用不超过这个金额,仲裁裁决即为一裁终局。这旨在快速解决小额争议,提高效率,保障劳动者及时获得应得补偿。

第二类是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工作时间是否符合法定标准,劳动者是否依法享有休息休假权利,用人单位是否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引发的争议,适用一裁终局。

不过,劳动者对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等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是否仲裁前置程序呢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