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局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局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以下资料:

1.仲裁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身份证明: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社保缴纳证明等,用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4.证据材料:支持仲裁请求的相关证据,如加班记录、辞退通知、工伤鉴定报告等。证据需准备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数量根据被申请人数量确定。

5.被申请人信息: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打印。

此外,若委托他人代理仲裁,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明。准备资料时,要确保材料真实、完整,以保障仲裁程序顺利进行。

二、劳动仲裁赢了怎样快速拿到钱

劳动仲裁胜诉后,若想快速拿到钱,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主动联系单位,说明仲裁结果,要求其尽快履行支付义务。通过友好协商,部分单位可能会选择及时支付款项,避免进入后续强制执行程序。

第二,申请强制执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准备好仲裁裁决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相关材料。法院受理后,会查询、冻结、划拨用人单位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其财产等。

第三,关注执行进展。及时与法院执行法官沟通,提供用人单位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车辆等信息,协助法院执行工作,加快执行进度。

第四,寻求工会或相关部门协助。若自身处理有困难,可向工会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反映情况,请求他们从中协调,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支付义务。

总之,要积极主动采取行动,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以尽快实现权益。

三、劳动仲裁对方不给钱该怎么办

劳动仲裁后对方不给钱,可通过以下步骤维护权益:

1. 确认裁决生效:查看劳动仲裁裁决书确定其是否已生效。若双方在规定时间内均未向法院起诉,裁决书即生效。

2. 申请强制执行:生效后对方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常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3. 准备申请材料:需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劳动仲裁裁决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信息等。申请书要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

4. 配合法院执行:法院受理申请后会采取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申请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以便顺利执行。

通过上述法律途径,能有效促使对方履行支付义务,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局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