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如何申请劳动局仲裁程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如何申请劳动局仲裁程序
申请劳动局仲裁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认管辖:明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准备材料:
-仲裁申请书,需详细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
-证据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事实等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申请人身份证明,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被申请人的工商登记信息,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3.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等相关文件。
4.受理通知: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申请人;若不受理,也会说明理由。
5.开庭审理:受理后,仲裁委员会会安排开庭时间和地点,通知双方当事人。庭审中,双方需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6.作出裁决: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如何申请劳动局仲裁流程
申请劳动局仲裁,需按以下流程进行:
1.确认仲裁范围:要确保争议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比如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除名辞退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2.准备材料:撰写仲裁申请书,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准备能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主张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携带本人身份证件。
3.提交申请: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通常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
4.受理:仲裁委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申请人;若不受理,会说明理由。
5.开庭审理: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开庭时,当事人需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6.裁决:仲裁庭在审理后作出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如何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书
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
1.当事人信息:明确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及依据事实理由:清晰阐述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比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需说明工资拖欠的起始时间、金额及相关工作情况等。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提供与仲裁请求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并写明证据来源。若有证人,需提供证人姓名和住所。
准备好申请书后,将其递交给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常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同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在收到申请书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后续会安排开庭审理等程序。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如何申请劳动局仲裁程序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