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争议案件是否必须仲裁前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争议案件是否必须仲裁前置
劳动争议案件一般需仲裁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样规定是因为仲裁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能及时解决大部分劳动争议。而且,仲裁程序相对简便,可减轻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也可充分发挥劳动仲裁机构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处理劳动纠纷。
不过,也存在例外情况。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无需仲裁前置。此外,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令,劳动者可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也无需经过仲裁程序。
二、劳动仲裁生效后可以起诉吗法院
劳动仲裁生效后,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再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裁决分为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
对于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但用人单位不能直接起诉,若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终局裁决存在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等法定情形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对于非终局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若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生效后则不能再起诉。
所以,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且在规定期限内,才可能就劳动仲裁结果向法院起诉,若仲裁已生效且不符合法定情形,通常不能再起诉。
三、怎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调解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调解,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准备材料。需携带身份证明,如身份证等能证明自身身份的文件;劳动关系证明,像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可证实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以及仲裁申请书,详细阐述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第二,确定管辖。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仲裁委员会。
第三,提出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填写相关申请表格。
第四,等待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时间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并安排调解时间。
第五,参与调解。在仲裁委员会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委员会会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则进入仲裁程序。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是否必须仲裁前置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