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结果用人单位不服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结果用人单位不服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服仲裁结果,可根据仲裁类型采取不同措施。
对于终局裁决,用人单位若有证据证明存在特定情形,如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对方当事人隐瞒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二、职工工伤用人单位需要赔偿么
职工工伤,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赔偿需分情况来看。
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赔偿项目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一定责任。比如,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若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职工依法应享受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支付。这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
总之,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通常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员工旷工给用人单位怎么赔偿
员工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方式如下:
1. 依据劳动合同约定:若劳动合同中有关于旷工赔偿的条款,且该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可按合同约定要求员工赔偿。比如合同约定旷工一日扣除一定数额工资作为补偿。
2. 赔偿实际损失:用人单位需证明因员工旷工遭受了实际损失,且损失与旷工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实际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因旷工导致的生产停滞、业务延误、额外聘请临时人员等费用。例如,某项目因关键岗位员工旷工无法按时完成,导致企业支付违约金,该违约金可作为实际损失要求员工赔偿。
3. 遵循法定程序:用人单位要求员工赔偿时,应遵循法定程序。先与员工沟通,说明赔偿原因和金额;若员工对赔偿有异议,可协商解决或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处理。
4. 赔偿金额限制:扣除赔偿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若员工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仲裁结果用人单位不服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