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此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若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出现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另外,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特别要注意的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仲裁裁决书是快递的吗
劳动仲裁裁决书的送达方式不止快递一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仲裁委可采取多种方式送达裁决书。
直接送达是常见方式之一,仲裁委工作人员会将裁决书直接送交受送达人。若受送达人是公民,本人不在时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若受送达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由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若直接送达有困难,可采用邮寄送达,也就是通过快递方式将裁决书寄给受送达人,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此外,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仲裁委可进行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一定期限即视为送达。
所以,劳动仲裁裁决书可能通过快递送达,但不是唯一的送达途径,仲裁委会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送达方式。
三、哪些情形属于劳动仲裁行为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仲裁行为:
1. 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产生纠纷,如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对劳动关系的存续与否、起始时间等存在分歧时,可申请劳动仲裁。
2. 劳动合同纠纷:包括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比如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劳动者不认可而引发的纠纷。
3.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争议:涉及用人单位是否遵守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加班安排是否合法,以及劳动者应享有的休息休假权益是否被侵犯等问题。
4. 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纠纷: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拖欠加班费、拒付工伤医疗费,或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等,劳动者可申请仲裁。
5. 社会保险争议: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双方就社会保险的缴纳基数、险种等问题存在争议。
6. 其他劳动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也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