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么才构成买卖合同诈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么才构成买卖合同诈骗

构成买卖合同诈骗需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意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财物并非法据为己有。比如,虚构自己有大量货物可供应,实际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目的就是骗取货款。

第二,实施了欺诈行为。常见表现有:一是虚构事实,像编造虚假的货物来源、质量、数量等信息;二是隐瞒真相,比如隐瞒货物存在重大瑕疵、自己的经营状况恶化等重要事实。

第三,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也就是受骗方因为行为人的欺诈行为,陷入错误的判断,进而自愿交付财物或做出其他财产处分行为。

第四,行为人取得财产,且使对方遭受财产损失。诈骗行为成功让行为人获取了财物,同时导致对方的财产利益受损。

例如,甲声称有一批优质钢材出售,乙基于甲的描述签订合同并支付货款,甲却以劣质钢材冒充或直接携款潜逃,这种情况就可能构成买卖合同诈骗。当怀疑存在买卖合同诈骗时,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帮助。

二、怎么才算合同诈骗立案了

当符合合同诈骗立案条件且经公安机关审查决定受理时,合同诈骗即算立案。

首先,合同诈骗需满足一定的立案条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达到较大标准,通常为两万元以上,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具体情形包括虚构事实,如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虚假的票据或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等。

其次,当事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合同文本、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明存在合同诈骗嫌疑。公安机关会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出具立案通知书,此时合同诈骗正式立案。

三、遭遇合同违约诈骗怎么办

遭遇合同违约诈骗,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收集证据。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包括合同文本、沟通记录、付款凭证、货物交付凭证等,这些材料能证明合同的存在、双方约定及对方违约诈骗的事实。

第二,与对方沟通。尝试和违约方联系,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履行合同义务,沟通过程中注意保留记录。若对方承认违约并愿意解决,可协商解决方案,达成新的协议。

第三,向相关部门投诉。若沟通无果,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相关机构投诉,这些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调解。

第四,考虑报警。若诈骗行为符合刑事犯罪构成要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警方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提起民事诉讼。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诉讼过程中,需遵循法定程序,配合法院的审理工作。

以上是关于怎么才构成买卖合同诈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