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重复签合同属于诈骗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重复签合同属于诈骗吗

重复签合同不一定属于诈骗,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故意就同一标的与他人重复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比如,开发商将同一套房屋卖给多个购房者,收取多份房款后逃匿,这种行为明显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但如果是因疏忽或其他非故意的原因导致重复签订合同,且没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意图,通常不构成诈骗。例如,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同部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同一业务与同一合作方重复签订合同,双方仍按合同履行义务,不存在骗取财物的行为,那么这只是一般的合同纠纷。

判断重复签合同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是否实施了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若涉及此类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治安案件诈骗立案标准

治安案件中诈骗行为的立案标准为:只要有诈骗的事实发生,无论诈骗金额多少,公安机关都可作为治安案件受理并调查。

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就按治安案件处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虽然治安案件诈骗没有明确金额标准,但实践中,诈骗数额较小、危害不大的通常按治安案件处理。若诈骗数额达到当地规定的刑事立案标准,则会按刑事案件处理。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刑事立案标准也有差异,一般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三、中介什么行为属于诈骗

中介以下行为通常属于诈骗:

1. 虚构事实:编造不存在的房源信息,吸引客户支付定金或中介费。比如根本没有某套房屋,却对外宣称有,收取客户费用后消失。

2. 隐瞒真相:故意隐瞒房屋的重要信息,如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产权纠纷等。例如,中介明知房屋墙体有严重裂缝,却不告知购房者,导致购房者做出错误的交易决策。

3. 虚假承诺:承诺无法兑现的服务或事项。比如承诺可以快速办理贷款,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相应的渠道和能力,以此骗取客户信任并收费。

4. 恶意收费:巧立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如以各种名义额外收取看房费、信息费等,且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

5. 假冒身份:冒充正规中介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活动。使用假的工作证件和合同,骗取客户钱财。

遇到中介的诈骗行为,当事人应及时收集证据,向相关部门如房地产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重复签合同属于诈骗吗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