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单位迟迟不给工程款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单位迟迟不给工程款怎么办

单位迟迟不给工程款,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第一,协商解决。主动与单位沟通,明确工程款金额、支付时间等关键信息,以书面形式确认协商结果,避免后续纠纷。

第二,收集证据。倘若协商无果,就要着手收集证据,如合同、工程验收报告、发票、往来邮件或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工程已完成及对方欠款事实。

第三,发催款函。可委托律师发催款函,明确告知对方应支付工程款的金额和期限,以及逾期支付的法律后果。催款函具有一定威慑力,能促使对方尽快付款。

第四,申请调解。可以向相关行业协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

第五,提起诉讼。若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若对方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在处理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二、什么合同属于建设工程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工程勘察合同:是发包人与勘察人就完成建设工程地理、地质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达成的协议。勘察人应按要求提交勘察成果,发包人支付相应报酬。

2. 工程设计合同:分为初步设计合同和施工设计合同。前者是对建设工程进行初步规划、设计等;后者则是具体指导工程施工的设计。设计人需按约定提交设计文件,发包人依约付费。

3. 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施工人就工程建筑施工达成的协议。施工人应按合同约定完成建设工程施工任务,发包人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价款。

此外,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类合同涉及金额大、履行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明确其范围有助于规范各方权利义务,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三、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范围:明确所建工程具体涵盖的项目,如建筑主体、附属设施等。

2. 建设工期:确定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的时间,包含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

3. 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中间交工工程是整体工程的一部分,明确其开工和竣工时间,有助于保证工程整体进度。

4. 工程质量:对工程应达到的标准作出规定,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5. 工程造价:约定建设工程所需的费用,包括各项成本、利润等。

6. 技术资料交付时间:规定发包人向承包人交付工程相关技术资料的时间,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7. 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明确由哪一方负责提供工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及相应的质量、供应时间等要求。

8. 拨款和结算:确定工程款的拨付方式和时间,以及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办法。

9. 竣工验收:约定工程竣工后验收的程序、标准和时间。

10. 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明确工程在一定期限内的保修范围和保修责任。

11. 双方相互协作条款:规定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协作义务,如提供场地、协调工作等。

以上是关于单位迟迟不给工程款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