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1. 主体须为合法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合法医疗机构是依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的,医务人员需具备相应执业资格。
2. 存在医疗行为。这是基础,涵盖诊断、治疗、护理等一系列医疗活动。
3. 该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包括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
4.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如死亡、残疾、功能障碍等。
5. 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患者的损害是由医疗行为直接导致的。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五个要件,才能认定构成医疗事故责任,医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医疗事故处理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1. 医疗事故处理有诉讼时效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2. 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在造成损害之日起一年内要提出赔偿请求。
3. 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4. 另外,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时间限制,务必在规定时间内主张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失去胜诉权。
三、医疗损害责任具体包括哪些情形
医疗损害责任包括以下情形:
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比如误诊、漏诊等。
2. 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3.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也会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可认定存在过错。
5. 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但仍可能存在损害后果,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责任。
6. 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情况,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履行告知说明义务。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