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程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程序有哪些
1. 当事人申请: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也可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患者或其家属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2. 受理: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 调查取证: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会组织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封存病历等资料。医疗机构有义务提供相关材料。
4. 专家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专家鉴定组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分析、讨论,作出鉴定结论。
5. 再次鉴定: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6. 处理决定: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对医疗事故的处理决定,如责令医疗机构整改、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或对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进行调解。
二、门诊医疗事故发生承担责任吗
门诊医疗事故是否承担责任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如违反诊疗规范、误诊误治、护理不当等,导致患者人身损害,那么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等责任。例如因医生疏忽开错药致使患者病情加重。
其次,要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通常需通过医疗鉴定来判断。鉴定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如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当时的医疗水平等。
再者,如果医疗机构能证明自身不存在过错,或患者的损害是由自身病情特殊、不可抗力等合理原因造成,可不承担责任。
总之,门诊医疗事故中责任的认定较为复杂,关键在于判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过错,这决定了其是否需对事故承担责任。
三、医疗事故责任划分等级是什么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等级有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又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具体依对患者身体功能影响程度区分。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同样细分了甲、乙、丙、丁、戊五等。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等级依据医疗行为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而定,不同等级对应不同严重程度的医疗损害后果,在医疗纠纷处理、责任认定及赔偿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程序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