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损害责任的推定过错有哪些情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损害责任的推定过错有哪些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损害责任中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如下:
1.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是医疗行为的基本准则,若医疗机构违反,意味着其在医疗过程中存在明显不当,可推定有过错。
2.医疗机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对于查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至关重要。隐匿或拒绝提供,可能是为了掩盖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失误,因此可推定有过错。
3.医疗机构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这些行为破坏了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医疗纠纷的事实难以查清,基于此,可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在上述情形下,患者无需再举证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而由医疗机构承担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若医疗机构无法证明自己无过错,则要承担相应的医疗损害责任。
二、医疗纠纷中卫生行政部门应履行哪些职责
在医疗纠纷中,卫生行政部门需履行多项职责:
1.监督管理职责: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执业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依法执业,遵守相关医疗规范和职业道德。检查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2.调解处理职责:应医患双方请求,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组织双方进行沟通协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同时,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法律和医学咨询,引导合理合法解决纠纷。
3.调查核实职责:接到医疗纠纷报告后,及时展开调查。了解纠纷发生的经过、原因等情况,收集相关证据,包括病历资料、检验报告等。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组织工作,确保鉴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4.信息管理职责:建立医疗纠纷信息报告和管理制度,收集、分析、反馈医疗纠纷相关信息。总结经验教训,为医疗机构改进管理和服务提供依据,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5.宣传教育职责:开展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三、医疗事故毁容赔偿一般要赔多少钱
医疗事故毁容赔偿金额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常涵盖以下赔偿项目:
1.医疗费:依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有效凭证支付,但不包含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若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不过,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4.精神损害抚慰金: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此外,还可能涉及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赔偿。具体赔偿数额需结合医疗事故等级、患者伤残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综合判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推定过错有哪些情形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