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是医疗事故责任划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是医疗事故责任划分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指在医疗活动里,对医疗事故中相关各方应承担责任大小进行界定和区分。这对于明确责任、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依据主要是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责任划分一般分为四种。一是完全责任,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医疗机构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二是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赔偿份额。三是次要责任,意味着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相对较少赔偿责任。四是轻微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医疗机构赔偿比例较低。

合理的医疗事故责任划分能促使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同时也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患者获得合理赔偿。

二、什么是医疗事故鉴定结论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对医疗事件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等作出的专业判定。

它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纠纷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后得出。

鉴定结论包含多方面内容。它会明确医疗行为是否违反相关规定;分析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判定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该结论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也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争议、确定赔偿等民事责任的参考。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也常将其作为重要证据,辅助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应承担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什么是医疗事故造成伤残

医疗事故造成伤残,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且损害结果达到伤残程度。

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造成伤残,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这是前提。比如,医生未按照规定的诊疗流程进行操作,或护士配错药等。二是要有过失行为,即医务人员主观上存在疏忽或懈怠。若医务人员无过错,则不构成医疗事故。三是该行为与患者伤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因手术操作不当直接导致患者肢体残疾等。

当出现可能是医疗事故造成伤残的情况时,患者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经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患者可依法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项目通常有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医疗事故责任划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