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比例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比例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比例标准通常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确定。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医疗机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主要责任:医疗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起主要作用,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60%-90%的赔偿责任。

3.次要责任: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其他因素起主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20%-40%的赔偿责任。

4.轻微责任:医疗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起轻微作用,医疗机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实践中,需由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明确责任程度。鉴定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医疗行为的违法违规程度、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确定责任比例后,对于赔偿金额的计算至关重要,它能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医疗纠纷鉴定需要哪些材料和证据

医疗纠纷鉴定所需材料和证据分为患者与医疗机构两方。

患者需准备的材料和证据包括:一是身份证明,用于确认患者身份信息。二是病历资料,涵盖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检验报告等,这些能反映患者的诊疗全过程,是鉴定的关键依据。三是医疗费用票据,可证明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经济支出。四是其他与诊疗相关的证据,如就诊时的录音、录像,以及与医护人员沟通的短信、微信记录等,辅助说明医疗服务情况。

医疗机构要提供的有:全套病历资料,包含主观病历(如病程记录、会诊意见等)和客观病历,需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还有医护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明,以证实相关人员具备合法的医疗从业资质。同时,要提供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的合格证明文件,说明所使用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准备材料和证据时,双方都应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保障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医疗纠纷申请再审之前判决有效吗

医疗纠纷申请再审前,原判决是有效的。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当医疗纠纷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判决一旦生效便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申请再审,并不影响生效判决的执行。也就是说,即便当事人认为原判决存在错误而申请再审,在再审程序启动并作出新的裁判之前,原判决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仍然要被遵循。

这是因为法律程序需要保障司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若只要当事人申请再审,原判决就不生效,会使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司法秩序。所以,在再审未改变原判决前,原判决持续有效,相关当事人应按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义务。若再审改判,对于已执行的部分,将按照再审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比例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