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怎么去划分医疗事故责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怎么去划分医疗事故责任
划分医疗事故责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关键环节,由专业的医学专家组成鉴定组,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作技术审定。鉴定组会分析医方在医疗活动中是否违反相关规定、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间有无因果关系等,从而明确事故等级与责任程度。
第二,责任程度划分。根据医方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的作用,责任分完全、主要、次要和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指损害后果完全由医方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是损害后果主要由医方过失行为导致,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即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方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指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方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第三,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如患者病情复杂、病情发展迅速,医方虽尽力救治但仍出现不良后果,责任划分时需适当考量。同时,患者自身是否配合治疗也会影响责任划分。
二、做医疗事故鉴定要多久时间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时间分不同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会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若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将有关材料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学会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会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材料。当事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医学会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不过实际中,从申请到最终拿到鉴定结果,可能因材料补充、特殊情况等有所延长。比如当事人未及时提交材料、鉴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等。所以,整个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可能会超过45日,具体时长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三、主观故意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主观故意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其核心要素强调“过失”而非“故意”。
若医务人员存在主观故意对患者造成损害,这种行为超出了医疗事故的范畴。从法律性质上看,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因为医疗事故的认定基础是医疗过程中的失误、疏忽等过失行为,并非有意为之的伤害行为。
当患者因医务人员主观故意遭受损害时,受害者可通过刑事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民事赔偿。刑事诉讼旨在对故意实施伤害行为的医务人员进行刑事制裁,而民事诉讼则是为了让受害者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弥补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失。所以,主观故意造成患者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更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以上是关于怎么去划分医疗事故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