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徒刑跟拘役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徒刑跟拘役有什么区别

徒刑和拘役存在多方面区别:

1.适用对象:徒刑适用于罪行较重或较轻的罪犯,包括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拘役适用于犯罪性质轻微的罪犯。

2.执行场所:被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通常在拘役所。

3.期限:有期徒刑一般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可达二十五年;无期徒刑则是终身监禁,在符合条件时可减刑、假释。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超过一年。

4.待遇:被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服刑期间基本没有回家探亲的机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酌量发给报酬。

5.法律后果:被判处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一定之罪的,可能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再犯罪,一般不构成累犯。

二、拘役被判无罪怎么处理

若被拘役后最终被判无罪,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立即释放当事人。一旦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执行机关应依据判决立即解除对当事人的羁押,恢复其人身自由。

其次,当事人有权申请国家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赔偿义务机关为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赔偿方式主要是支付赔偿金,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再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最后,若当事人因被拘役遭受其他损失,如工作丢失、精神损害等,可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警察拘役期间怎么处理

警察在拘役期间的处理遵循相关法律和纪律规定。

从法律层面看,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警察犯罪被判处拘役,会和其他被判处拘役人员一样,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服刑。在服刑期间,要遵守监管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教育改造和必要的劳动。

从纪律层面讲,警察作为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处拘役,会面临相应的纪律处分。一般会被开除公职,其警衔也会被取消。这是因为警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职责,犯罪行为严重违背了其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

此外,所在单位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案件进行内部调查和总结反思,以加强队伍建设,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以上是关于徒刑跟拘役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