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判处管制的期限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判处管制的期限是多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若数罪并罚时,管制的期限最高不能超过三年。在管制执行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相关规定,比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这一刑罚制度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对犯罪分子起到惩戒作用,又给予其一定的自由,有助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改造与回归。

二、被法院判处管制能双开吗

被法院判处管制是否双开,要分不同情况。双开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从党纪方面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管制属于主刑之一,如果是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通常会被开除党籍;若是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犯罪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经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可不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从政务方面讲,按照《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予以开除;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一般也予以开除,但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不过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所以,被判处管制大概率会面临双开,但存在特殊情形可保留党籍或公职。

三、拘役是从法院判了之后开始算时间吗

拘役的刑期并非单纯从法院判决后开始计算。根据法律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若在判决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先行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也就是说,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法院作出拘役判决前,就因该犯罪行为被采取刑事拘留等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段被羁押的时间可在拘役刑期中扣除。

例如,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之后法院判处其拘役三个月。若其在判决前已被羁押了一个月,那么实际执行拘役的时间就只剩两个月。所以,拘役刑期的起始计算,要综合考虑判决执行情况以及判决前是否存在先行羁押等因素,而非简单以法院判决的时间为起算点。

以上是关于判处管制的期限是多少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