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刑法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刑法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有哪些
刑法中多个条款涉及环境保护。
一是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是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还有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条款,都从不同方面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
二、环境污染罪属于刑事吗还是民事
环境污染罪属于刑事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构成污染环境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环境污染的管理制度,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而民事法律范畴主要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环境污染的民事纠纷通常是围绕因污染行为导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
当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若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等。同时,受到污染损害的当事人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污染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以,环境污染罪本质上是刑事犯罪,但可能会引发相应的民事赔偿诉求。
三、污染环境罪的证据有哪些内容呢
污染环境罪的证据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物证:如被污染的土壤、水体、空气样本,以及用于污染环境的设备、工具、原材料等。这些实物能直观反映污染行为与结果。
2.书证:企业的生产记录、排污记录、环境监测报告、采购发票、运输单据等。可证明企业生产活动与污染环境的关联,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3.证人证言:现场目击证人、企业员工、周边居民等的证言。能提供污染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等情况。
4.被害人陈述:受到环境污染侵害的个人或单位的陈述,描述污染对其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害。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其对污染环境行为的供认或辩解,可了解其主观故意、行为方式等。
6.鉴定意见: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污染物种类、浓度、危害程度等的鉴定报告,以及对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鉴定。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对污染现场的勘查笔录,记录现场状况、污染物分布等情况。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现场的照片、视频,企业的监控录像,以及相关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能直观记录污染行为或反映企业排污情况。
以上是关于刑法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