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执行期间变更法人谁承担责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执行期间变更法人谁承担责任

在被执行期间变更法人,责任承担情况需分情况来看:

-公司责任承担:公司是独立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负责。即便变更法人,公司债务责任主体仍是公司本身,原债务不会因法人变更而消灭,公司仍需继续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例如,公司因合同纠纷被判决赔偿,执行期间变更法人,赔偿责任依然由公司承担。

-原法定代表人责任:一般情况下,原法定代表人在正常履职且无违法行为时,无需对公司被执行债务承担个人责任。但如果原法定代表人存在滥用职权、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即使变更法人,其仍可能要对相应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新法定代表人责任:新法定代表人通常无需对变更前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但在执行过程中,若公司拒不履行义务,法院可能对新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

被执行期间变更法人不影响公司债务的承担,公司责任主体地位不变。原法定代表人、新法定代表人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以及法律规定和法院执行措施。

二、被执行人没有钱会被拘留吗

被执行人没有钱是否会被拘留,需分情况判断。

若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并非故意拒绝执行,一般不会被拘留。法院会调查其财产状况,经查明后认定被执行人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通常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其有财产时再恢复执行。

然而,若被执行人存在以下情形,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留:一是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如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二是被执行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拒绝向法院报告当前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三是被执行人不遵守人民法院的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

拘留是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目的在于保障司法程序顺利进行和法律的有效执行。

三、被执行人可以出境吗

被执行人能否出境,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被执行人未被采取限制出境措施,通常可以出境。但在民事案件执行阶段,若被执行人存在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案件情况决定对其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可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包括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限制其出境;被执行人为单位的,限制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出境。限制出境的目的在于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防止其通过出境逃避执行。

若被执行人已履行全部义务,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等,法院会解除限制出境措施,此时被执行人可正常出境。

所以,被执行人是否可以出境关键看是否被法院限制出境以及其义务履行状况。

以上是关于被执行期间变更法人谁承担责任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