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检察院判决后有多久执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检察院判决后有多久执行

检察院没有判决权,判决由法院作出。法院判决生效后,执行时间因案件类型而异。

对于刑事案件,一审判决在被告人收到判决书后10日内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则生效;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生效后,交付执行的法院在判决生效后10日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经最高法院核准后,原审法院会在接到执行命令后7日内执行。

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送达后,有15天上诉期,上诉期内双方均未上诉则生效;二审判决送达即生效。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另一方需在规定时效内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在6个月内执行完毕,情况特殊可延长。

行政案件的执行规定与民事案件类似,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裁判,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依法执行。

二、检察院批捕了能判缓刑吗

检察院批捕后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检察院批捕主要是基于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况,这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环节,与最终的量刑并无必然联系。

能否判处缓刑需依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等情况判断。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即便被批捕,若犯罪情节本身较轻,犯罪嫌疑人在后续诉讼过程中有自首、立功、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悔罪表现,符合缓刑适用条件,法院依然可能判处缓刑。所以,检察院批捕后并不排除最终被判处缓刑的可能性。

三、检察院判决是不是有案底

检察院没有判决权,判决由人民法院作出。如果经法院判决有罪,通常会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指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主要负责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等工作。当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会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过审理,若判定被告人有罪,该有罪判决就会形成犯罪记录并留存,也就是留下案底。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不会留下案底。例如,犯罪嫌疑人因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不起诉并非法院的有罪判决,不会产生案底。另外,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自然也不会有案底。

总之,只有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才会留下案底,检察院的职责不在于判决,不存在其判决是否留案底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检察院判决后有多久执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