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判决生效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判决生效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般情况下,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规定如下:
民事判决,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当事人如果没有提起上诉,上诉期届满后判决书即生效。生效后,如果对方未按照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等,申请执行人可在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这两年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刑事判决中涉及财产部分的强制执行申请期限,同样遵循上述两年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若在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二、判决生效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在判决书正式生效之后,便可立即启动强制执行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赋予了申请人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这一期限自法律文书所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开始计算。当执行员收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时,应立即向被执行人发送执行通知书,同时也有权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需要强调的是,申请执行的有效期为两年。关于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和中断问题,则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具体来说,上述期限的计算方式如下:若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那么每一期的最后一天都将作为计算起点;如果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间,那么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判决两年后还能强制执行吗
法院判定时若超两年仍可提请强制执行。
针对被执行人无动于衷的情形,将执行以下步骤:
1、法律赋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应得到遵守。
如有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或由法官移交执行员处理;
2、如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行事且未如实报告财产状况,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其实施罚款、拘留等处罚;
3、被执行人若持续不履行义务,法院有权采取限令其不得离境、通报诚信体系记录、公开失信信息等措施。
若判决已生效且被告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以上是关于判决生效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