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并非立即能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是原告可在符合条件时申请。若判决为一审判决,在送达被告后,有15天上诉期,上诉期内被告未上诉,判决生效。生效后若被告未按判决履行义务,原告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
若判决为二审判决,因二审是终审判决,送达即生效。生效后若被告不履行,原告同样可在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这两年的申请执行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强制执行一次后多久再第二次申请执行
强制执行一次后再次申请执行,法律没有对间隔时间作出明确规定。是否能第二次申请执行,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新的执行条件。
若首次执行过程中,因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申请人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不受时间限制。申请人自己发现财产线索,应及时提供给法院;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也可依职权恢复执行。
若第一次执行是全部执行完毕,执行程序正常终结,一般不会存在第二次申请执行情况,除非执行依据被撤销后又重新获得新执行依据等特殊情形。总之,再次申请执行重点在于有新执行条件和可供执行财产,而非时间间隔。
三、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期多久
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期,也就是申请执行的时效,一般为两年。
该两年时效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时效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例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权利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执行,时效会中止。
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指在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断的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比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都会导致时效中断。
所以,当事人要申请强制执行判决书,需在两年的时效期间内进行。同时要留意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自身权益的实现。
以上是关于被告收到判决书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