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判决书下来之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判决书下来之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申请强制执行。
对于一审民事判决书,双方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后有15天上诉期,若在该期限内双方均未上诉,判决书在上诉期满后生效,此时便可申请强制执行。若有一方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需等二审判决生效后才能申请。
对于一审刑事判决书,上诉、抗诉期限为10天,过此期限且无上诉、抗诉,判决生效,可申请强制执行。
行政判决书的上诉期限,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为15天,不服一审裁定为10天,上诉期届满未上诉,判决生效即可申请。
申请强制执行应在规定时效内进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满足以下条件:
1.有生效的法律文书:该文书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等。比如法院作出的判决已过上诉期,双方均未上诉,此时判决生效。
2.文书具有可执行内容:即法律文书确定了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交付一定的财物或者完成一定的行为。例如,判决被告支付原告一定金额的赔偿款。
3.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在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负有义务的一方未按照文书要求履行。
4.申请主体适格:必须是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比如原告依据生效判决申请执行,若原告死亡,其继承人可申请。
5.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一定期限,要在该期限内申请。
6.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一般是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法院判决书下来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并非立即进入强制执行程序,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和时间要求。
如果是一审判决,在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有15天上诉期,若双方均未上诉,上诉期满判决生效。若是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
判决生效后,会有一定履行期,履行期时长由判决内容确定。比如判决书中明确被告应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履行义务,这10日就是履行期。
履行期届满后,若义务人仍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所以,法院判决书下来后多久能强制执行,取决于上诉期、履行期等情况。一般一审判决在送达后经过15天上诉期及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若对方未履行义务,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二审判决作出生效并过履行期后,便可申请。
以上是关于判决书下来之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