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案子到了强制执行阶段可以撤案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案子到了强制执行阶段可以撤案吗

案子到了强制执行阶段是可以撤案的。在强制执行期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其他法定情形下,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回执行申请。

当申请执行人自愿撤回执行申请时,法院会审查其申请是否是真实意思表示,若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程序。例如,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了新的履行方式、期限等,申请执行人基于此撤回执行申请。

不过,撤案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一旦撤案,执行程序即告终结。之后若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虽可在法定期间内再次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但再次申请执行可能会面临一些手续和时间成本。而且,若申请撤案后,又无正当理由再次申请执行的,法院可能不予受理。所以,申请执行人在决定撤案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权益和后续可能面临的情况。

二、出判决书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因判决书的类型有所不同。

如果是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有15天上诉期。若双方在上诉期内均未上诉,该判决书才生效。生效后,若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未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申请强制执行。

若是二审民事判决书,为终审判决,送达即生效。生效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可立即申请。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同样需待判决书生效,且履行期届满,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时,权利人能申请。

行政判决书,一审判决送达后有15天上诉期,二审判决送达即生效。生效且履行期过,义务人不履行,即可申请。

一般而言,从判决书生效且过了履行期限,权利人便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同案件的判决书生效时间和履行期限有别,需按具体判决书确定申请时间。

三、法院判决书下来了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若一方当事人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对于一审民事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若双方均未上诉,则判决书生效。从生效次日起,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对方仍未履行义务,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例如,判决书规定被告应在生效后10日内支付款项,那么在15天上诉期和10天履行期都结束后,若被告未付款,原告就能申请。

对于二审民事判决书,因为是终审判决,送达即生效。生效后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结束,对方不履行时,就可申请强制执行。

刑事判决书中涉及财产刑等内容,在判决生效后,若义务人未履行,权利方也能申请强制执行。

行政判决书同理,一审判决书有15天上诉期,二审判决书送达生效,生效且履行期结束后,可申请强制执行。总之,要在判决书生效且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对方不履行义务,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关于案子到了强制执行阶段可以撤案吗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