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公司解散之诉当事人怎么赔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公司解散之诉当事人怎么赔偿

公司解散之诉中当事人的赔偿问题需分不同主体来确定。

对于股东,若公司解散是因其他股东过错,如滥用股东权利,给无过错股东造成损失,过错股东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像股东因公司解散无法实现的预期收益等。

对于公司债权人,公司解散需进行清算。若清算组未依法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若公司股东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或者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有权主张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对于公司员工,公司解散意味着劳动合同终止,公司应按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公司解散多少比例可以立案了

公司解散立案并非单纯依据比例来确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可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这些法定情形包括: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需注意,若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即便股东持股达百分之十以上,不符合法定情形,法院也不会立案受理公司解散诉讼。

三、公司解散之诉当事人怎么处理

公司解散之诉当事人的处理方式如下:

原告

在公司解散之诉中,原告应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原告提起诉讼时,需向法院明确诉求,如请求解散公司,并详细阐述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等事实和理由。同时,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像公司财务报表、股东会决议、董事会会议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应积极配合法院的审理工作,按时参加庭审,如实陈述案件情况。

被告

公司为公司解散之诉的被告。被告需针对原告的诉求和理由进行答辩,提交答辩状,并提供反驳原告诉求的证据。在庭审中,被告要清晰阐述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是否存在解决经营困难的方案等情况,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其他股东

其他股东可以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若作为共同原告参加,需与提起诉讼的股东一同主张解散公司;若作为第三人参加,可在诉讼中陈述自己的意见,表达对公司解散与否的看法,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公司解散之诉当事人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