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上下班工伤认定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上下班工伤认定怎么认定
上下班工伤认定需符合法定条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认定时要关注以下要点:
1.合理时间:不仅指正常上下班时间,还包括加班、提前上班等合理情形对应的时间。比如因工作需要加班后回家的时间,就属于合理时间范围。
2.合理路线:包括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比如下班顺路买菜后回家的路线,通常会被认定为合理路线。
3.事故责任:需是非本人主要责任。这需要由交警等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若本人负主要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申请认定时,需准备劳动合同、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事故责任认定书等材料,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上班阳性工伤怎么赔偿的
上班期间感染新冠病毒认定为工伤并获得赔偿,需分不同情况。
对于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中感染新冠,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应认定为工伤。赔偿项目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等。若因工伤导致伤残,还会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而其他普通员工,一般情况下上班感染新冠不属于工伤。但如果是因履行工作职责,如防疫人员、运输防疫物资人员等,感染新冠可视同工伤,按上述工伤赔偿项目进行赔偿。
员工若认为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所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申请的,员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规定期限内自行申请。经认定为工伤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相应赔偿。
三、上班工伤致残疾怎么赔偿
上班时因工伤致残,赔偿程序和标准如下:
首先,需进行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自行申请。
其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赔偿项目和标准依据伤残等级而定:
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领取伤残津贴。
五级、六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至十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赔偿金额需结合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
以上是关于上下班工伤认定怎么认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